首页
> 新闻动态 > 专题专栏 > 大连市税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 > 税收百科

三国时期曹操“屯田减税”的故事

发布时间:2020-04-03 16:33 来源:国家税务总局大连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 字号:[ ] [ ] [ ] 打印本页文章下载
发布日期:2020-04-03 16:33

东汉末年,政治腐朽,导致黄巾起义爆发。遍地战祸导致百姓流离失所,衣食无着。当时底层百姓的悲惨情况就像诗句里描写的那样:“白骨露於野,千里无鸡鸣。生民百遗一,念之断人肠。”(曹操《蒿里行》)

在那个军阀割据,战火纷飞的大乱世,百姓无法耕种田地,军队耗用粮草又多,所以粮食严重缺乏,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。一代枭雄曹操,一方面无法忍受这样的惨状发生,另一方面迫切需要解决军粮匮乏问题,经过一番比较和考虑后,他听取手下谋士们的建议,实行“屯田”制度。

屯田主要分为两种形式,一种是“军屯”,动用军队人力,在无战事时,让士兵垦荒种田,充实军粮。一种是“民屯”,将荒地分派给辖区中的百姓及区域外的流民耕种,当然,百姓需要向官府缴纳税赋。

施行“屯田”之法后,曹操大力推动计税方法顺应实际情况不断调整。起初,以百姓是否使用官家耕牛为征税依据。农民如果使用官家耕牛,需将60%的收成上缴官府,不使用的话则上缴40%的收成。几年后,为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,官府将田地分给个人,根据粮食收成,官府和百姓各取一半。再过一段时间后,官府根据土地和农民的数量来合理分配土地,任命官员,并实时告知屯田民众的责任和负担。再后来,官府不再强迫百姓屯田,但是对于新来的愿意屯田的百姓,第一年不征收成,第二年减半征收,第三年开始全额征收。

通过“屯田”,不仅使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,而且对于安置流民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。曹操在很短的时间内稳定了辖区内的社会秩序,不仅使国库充盈,更使军队衣食充足,这为他后来由小到大,最终建立三国鼎立中实力最强的曹魏政权,打下了牢固基础。


——参考自《三国志》、《曹操传》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